还在等什么?快点击“入会程序”,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Tuesday, 14 May 2013

【「虎爸」-姜文】




「虎爸」-姜文
在全天下歌詠母親偉大的日子裡,無意間讀到一篇有關大陸「牛級」演員姜文扮演「虎爸」,用一年的時間帶兩個分別6歲和4歲的兒子,在新疆阿克蘇過著返璞歸真的日子。一年過去,兩個孩子從溫室小花蛻變成堅韌小草,內容動人。

忙完《让子弹飞》后,姜文几乎整整一年时间没有露面,与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两个儿子。原来,姜文是带着孩子“移民”了,为期一年。是欧美还是新澳?姜文的回答让人吃惊不小——都不是,是新疆。

  天要下雨爹要教子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对两个孩子,姜文非常不满意。

  因为父亲是军人,姜文在部队大院长大,他觉得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刚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处。可看看自己的儿子,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子见长坏脾气也见长,在家摔跟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个儿爬起来拍拍灰,而是扯开嗓门号啕,非得等人把他们扶起来用手拼命打地报仇后才破涕为笑。

  两个小子在家如龙似虎,一旦出了门马上变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气不敢喘。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姜文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地对两个儿子展开军事化的吃苦主义教育。

  在北京是不行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孙子,要是看见孙子吃苦受罪,自己耳根一定不得清净。必须得去外地,越远越好。而且最好撇下老婆周韵,因为她虽然彪悍,但护儿子也护得厉害。姜文计划的人数只有三个——他和两个儿子。

  目的地最终确定下来。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苏。

  姜文联系了几个新疆好友,让他们帮忙找房子,要求很明确:市中心的精装豪宅一律不考虑,要城郊的普通民居,不漏风不漏水,能做饭能洗澡能睡觉即可。

 

 去的时候一行四人,姜文开一辆越野车,装满了他觉得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和生活用品,跟周韵轮流驾驶,耗时三天。

  到了阿克苏的新家,周韵急了,这房子太简陋了——无论是庭院还是屋内,都是土坯地面,墙壁光秃秃地裸露着,老旧的木头家具,仅有的电器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姜文没有给周韵去市区买新家具的机会,第二天就把她送上了从阿克苏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让她自己转机回北京。有慈母在场,严父就不容易登台。而今只剩下一父两子,任何事情都是姜文说了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撒野

  第三天,两个孩子的苦日子正式开始……

  早上6点半,他们就被姜文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三两下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锻炼。虽然号称“塞上江南”,但阿克苏的昼夜温差很大,两个儿子出门就打哆嗦,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

  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这一圈大概一千米,两兄弟只跑了不到两百米,剩下的八百米都是喘着气走下来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姜文端起在炉子上温着的羊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苏的第一天,姜文就给他们喝过羊奶,两个儿子只喝了一口就吐了,说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这才隔了两天,羊奶一到手便仰着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姜文对两个儿子的饮食结构也做了很大调整,精心烹饪的儿童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块牛肉为主,主食不是糙米饭就是馕,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汤,无公害的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佐餐的饮料是新鲜牛奶。除了正餐外,不提供巧克力饼干果冻之类的零食,但新鲜水果24小时敞开供应。

  家里没请钟点工或保姆,两个儿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起了保洁员。收拾床铺也包干到人。

  姜文很少让儿子无所事事地待在屋里,只要天气不恶劣,他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小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三千米,粗气都不喘。

  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

  周韵前来探望时,眼泪都快下来了。两个儿子都晒成了巧克力色,皮肤粗糙了,脸蛋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可是,目睹了他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周韵没话说了——天要下雨爹要教子,由姜文去吧。

  最好的营养品是苦头

  自从姜文去了新疆后,朋友打他的手机,传来的永远是“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的语音提示。得知他在新疆闭门教子,有好奇的朋友想来凑热闹。姜文统统婉拒,说目前还不到时候,等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会安排一次活动,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姜文这么说真不是客气话,在新疆待了大半年后,两个孩子从“豆芽菜”变成了“红豆杉”,姜文打电话邀请了十几位亲友,亲友团在阿克苏租了六辆越野车,在两个专业向导的指引下,来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阿尔金山无人区穿越之旅

  亲友们大赞不虚此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当一群成年人都因为高原反应气喘吁吁、头疼如裂、食不下咽、连续失眠时,姜文的两个儿子却精力充沛,拎着小弓箭追着野兔射,过滤后依然透出一股怪味的山泉水端起来眉头都不皱地一饮而尽……这哪里像是家境优越的明星孩子,完全就是两个扔在哪里都能放心,交给谁照顾都不用担心的“野孩子”。

  起先还对姜文带着孩子奔赴新疆颇有微词的亲友们全都没话说了——加起来才10岁的两个小孩,比这帮大人还坚强,事实胜于雄辩,这怪招的确管用。

  但姜文说这才是第一步,他的计划是每年抽一段时间带着孩子去那些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折腾。他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多吃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能力。少时吃苦不算苦,算财富!

  姜文说他不久前看了《乔布斯传》,乔布斯表示之所以愿意出这本书,是为了让他的孩子知道这些年来他在做什么。虽然说法很温情,但姜文说自己不会这么做。为什么要在没有机会后通过一本生硬的书去告诉孩子自己在做什么?他要趁着现在有时间有精力有想法,用行动告诉孩子——爸爸就在身边陪你们撒野。

Friday, 26 April 2013

【龙应台】不会闹事的一代

 
今年5月27日的《纽约客》杂志有这样一篇文章:

  我的母亲生在柏林,侥幸逃过犹太人的大屠杀。今年母亲节,我请她去看场电影。这部影片非常卖座,故事好像与非洲的黑人有关。排队买票的行列很 长。有一个年轻白人在行列间来往发散传单,劝大家不要买票,因为这部片子是南非制作的。排队的人大概都想的和我一样:“看不看由我自己决定,不用你来告诉 我。”所以没人理他。

  入场之后,灯黑了电影正要开始,前座的两个年轻女孩突然站起来面对观众,大声地演讲,解释这部影片如何地蔑视南非黑人的惨境,希望大家抵制。 观众中嘘声四起,有人不耐烦地大叫:“这里是美国;你要抗议到外面去!”也有生气的声音喊着:“我们付了五块钱电影票,让我们自己决定爱看不看!”偶尔有 个微弱的声音说:“听听她们说什么也好!”但是群众的喊声愈来愈大:“出去!出去!出去!”

  坐在我身边的母亲显得很难过,她转身对我说:“这两个年轻女孩竟然愿意花十块钱买票进入一个人人喊打的地方来——或许她们真有点道理也说不定。”

  在大家的鼓掌声中,戏院的工作人员很粗暴地把那两个女生架走了。灯又黑下来,但是没几分钟,一个年轻人,带着浓厚的英国腔,站起来说:“这是 一部充满种族歧视的影片——”愤怒的观众打断了他的话,有人在叫警察,但这个青年毫无惧色,继续大声说:“你们不让我把话说完,我是不会走的!”群众喊 着:“滚蛋!滚蛋!”好不客易,来了两个警察,笑容满面地把那家伙给请了出去。

  观众情绪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一个廿来岁、一脸胡子的小伙子在后排突然站了起来,说:“不不,我跟他们不是一道的;我跟你们一样买了票纯粹来 看戏的。我只是想到,或许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千万人一生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个坚定的道德立场,而不只是追求消遣而已。如果五十年前的人也像刚刚这几个人这样 对被迫害的犹太人执着的话,我的祖父也许可以活到今天,不至于死在德国的煤气房里。”然后我就听到一个非常熟悉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他说的一点不错;你 可别想叫我闭嘴!”我发觉我六十四岁的老母亲站了起来,面对着整个戏院;她全身在颤抖。

  这一则不起眼的小故事可以招引出许多值得争议的问题来。譬如说,这几个为道德感所驱使的年轻人有没有权利阻止别人看这部“种族歧视”的电影? 如果我也在戏院里,我会是愤怒的群众之一,叫他们“滚蛋”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权利主宰我的思想——这个电影究竟如何要由我自己看过了再作决定。其次, 如果这一撮以“道德感”为理由的小团体能打断我的电影,那么,一个宗教团体、政治党派、商业集团等等,都可以肆意地来强迫推销它的理想,那个人还有什么自 由自主可言?

  南非的是非善恶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它的种族隔离政策现在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南非的白人简直是廿世纪的污点。事情的另外一面却是:南非若由黑人自决自主,恐怕歧视与屠杀会比现况更为剧烈——看看乌干达!看看整个非洲大陆!

  但是《纽约客》这篇短文令我沉思许久的,却是这几个年轻抗议分子的行为。他们不算少数;哥伦比亚大学在南非有金钱的投资,哥大的学生也曾经热 烈地示威过,反对学校当局“善恶不分”的和稀泥作风。而在戏院里“捣乱”的这些年轻人,事实上是一次一次地花五块钱买票——对学生而言,五块钱不是个小数 目;进到戏院去让群众嘘骂,然后一次一次地被踢出来。这些人中,当然难免会有少数是为了幼稚的英雄主义或纯粹嬉闹,但大部分的,是为了一个道德立场,择善 固执的理想。在一个人决定到戏院去“闹事”之前,他必须先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他关心这个世界;因为关心,所以才会去注意南非黑人的困境。第二,他能作价 值判断。对南非种族问题的报导纷纭不一,他得自己决定站在黑白那一边。第三,他有充分的道德勇气,充分到促使他付诸行动的地步。于是,他走到戏院去买票; 五块钱,他很可以拿去溜冰或吃掉。

  我们的年轻人呢?或者,缩小一点范围,我们的大学生呢?有多少人具备这三个品质?

  就我有限的观察,非常、非常的少。以对社会的关心而言,我们的学生在大学的四面围墙里自给自足地活着,不常把头伸出来。几个月前,当十四位省 议员集体辞职时,我曾经对几百位学生作过测验,要他们写下议员辞职的原因,结果正如预料,有少数给了支离破碎而模糊的答案,显然是浏览报纸后的残余印象。 百分之八十却很率直地回答:“不知道!” 为什么不知道?当然是因为缺乏兴趣,不关心。坊间杂志选出来的大学校园“美女”,被人问到社会问题时,娇滴滴地说:“好可怕哟!”吐吐舌头。这样“可爱” 又“纯洁”的大学女生为数不少,而且讨人喜欢。我们的学生不仅只对台湾本身的社会、政治问题印象模糊,对台湾以外的国际情况就更陌生了。伊索匹亚的饥荒、 乌干达的政变、南美的游击战、天主教廷对堕胎与离婚的立场、菲律宾的军队暴行等等,都不存在,都没有意义。没有关心,自然没有做价值判断的需要。根本不知 道南非有严重的种族问题。当然就不必去思索谁是谁非,因为无从思索起。没有关心,也就无所谓道德勇气和道德行动。非洲的幼儿可以死光,南美的军队可以强暴 妇女,因为事不关己。海山的煤矿可以一崩再崩,桃园的古迹可以拆了又拆,内湖的垃圾山可以侥了再烧,事不关己。大学四年之中,只有两件值得关心的事:一是 把朋友交好,以后有结婚的对象,一是把功课读好,将来有满意的出路。对社会的关心,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择善固执的勇气,都不在大学的围墙以内。 换句话说,我们的年轻人天真、单纯、听话;他们绝对不会到戏院里去“闹事”。

  为什么大学生的关心面那样狭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的环境不鼓励,甚至于试图阻碍,他对书本以外的兴趣。大概很少有父母没说过这句话:“你只 要把书读好,其他什么都不要管!”大学以前这样说,为了应付联考。进了大学之后这样说,为了应付留考、托福、高考、研究所人考等。“只要把书读好,其他什 么都不要管” 这个金玉良言是应现代科举制度而产生的。读书的目的在求技能,用来敲开一层一层考试的门。研读哲学、历史、文学、经济等等,都不是为了增加人生的智慧与了 解,而是为了取得谋生的技术。因为这种技术与人生无关,所以可以“什么都不要管”。可是这个金玉良言实在是经不起考验的。在“其他什么都不要管”的前提 下,书,根本就不可能读得好。譬如读经济,一个学生可以用课本里的各种定义与学理来解释“通货膨胀”,可是要他分析为什么公务员的薪水要加百分之八他却目 瞪口呆,我们能说他书读好了吗?譬如读文学,他可以熟读欧威尔的《一九八四》,洋洋洒洒地写篇论文讨论制度与个人的关系,但是要他对江南案件提出看法,他 却一片空白,我们能说他把书读通了吗?这个大千世界可以说是各个学科的实验室。学生在黑字白纸之间所学到的理论与例证,都还是抽象模糊的,只有在把知识带 到人生的实验室里去观照验证之后,知识才能落实。要我们的学生封闭在大学的围墙里“其他什么都不要管”,等于是把学问与人生割离,也等于要学游泳的人在岸 上靠图解学游泳,却不沾水,或学解剖的人在暗室里看幻灯片学解剖,却不动刀子。

  我们的学生不会“闹事”,因为“闹事”的人要先有自己的主张——不是报纸社论,不是老师的看法,同学的意见,而是自己的主张。对我们单纯、天 真的学生而言,独立作价值判断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什么?高三那年,开始上三民主义。有个沉闷的下午,我在课本中看到一句话:“三民主义是最适合中国人 的主义。” 就这么一句斩钉截铁的结论。我以为自己漏掉了编者解释引证的部分,把课本前前后后翻过,却找不到任何阐释。十七岁的我坐在书前,感觉到深深的挫折:要达到 这样一个结论,课本编者应该一步一步来,先解释中国人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然后说明其他主义如何的不适用于中国社会,最后才能逻辑地演绎出“三民主义是最 适合中国人的主义”这个结论。可是编者显然觉得这些辩证的过程毫无必要。 第二天,在课堂上我请求老师解释“为什么”。老师很惊讶地望了我一眼,好脾气地一笑,回答:“课本这么写,你背起来就是。联考不会问你为什么。” 在我早期的求知过程中,这个小小的经验是个很大的挫折。基本上,课本编者与授课老师并不认为学生有自己作判断、下结论的能力,所以才会有这种“你别问为什 么,记住我的答案就行”的态度。他们因此所剥夺于我的,是我求知的权利与独立判断的能力。现在的教育方式和过去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的教育者仍旧习惯于供 给“结论”,仍旧不习惯供给学生“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找结论。最能够反映这种现象的莫过于作文题目了。多少年来,任何考试中,学生面对的总是什么“学问 为济世之本”、“忠勇为爱国之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满招损、谦受益”之类的金玉良言。所谓金玉良言说穿了,也就是死了的人交代下来的“结论 ”。出这种约定俗成的题目可以塑造学生的思想,使他更紧密地成为传统的一分子,有它教育的意义。但是这种思想传递根本上就不容许独创,不容许学生下自己的 结论。如果教育者真正的兴趣不在于学生对传统的妥协与认同,而在于他独立判断的能力,那么同样的题目就应该以疑问的方式出现:“一分耕耘确能导致一分收获 吗?”‘你是否同意学问为济世之本?”或者以挑战的方式:“试辩论‘忠勇为爱国之本’一说。” 只有这样不“既定结论”的思想训练才能真正刺激学生睁着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纷扰复杂的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理出头绪来。当我们的教育者习惯性地把作好的 结论抛下,学生也就懒惰地把结论照章收下;他不需要辛辛苦苦地去思索、摸索。

  在我们的环境里,一个能关心、能判断的学生,却也不太可能有任何道德行动。一般教育者对学生行动采取压抑与抵制的态度,目的在求校园的稳定。 有一个专科学生被同学指控偷窃,教官在原告的带领之下也确实在该生书包中找到赃物,但是在没有听过被告辩解之前,就令这名学生退学。几个大胆的同学出来主 持正义,要求学校给被告一个自我辩护的机会。事情结果如何不论,学校当局对这些挺身而出的学生却有个斩钉截铁的态度:“去读你的书,不要多管闲事。谁闹 事,谁就记过。” 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公民伦理课一再地教导学生要见义勇为,要当仁不让,要择善固执,学生一旦实践了这些美丽的道德理想,我们却恐慌地去压制他?学生对学校 措施有所不满而投书、开会、抗议的时候,不正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机会,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去理性地、公平而民主地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反而以记过处分作为…… 的手段?为了表面的安静稳定而扼杀年轻人的正义感,代价是否太高了一点?敢于表达意见、敢于行动的学生在一次两次的申诫记过之后,当然也学会了保护自己; 他发觉,这个社会根本不希望他有道德勇气或正义感。

  我们的大学生是不会“闹事”的一群。在考试、舞会、郊游的世界中,没有什么值得“闹事”的题材。在是非善恶都已经由父母师长孔子孟子下了结论 的世界中,没有什么难题值得重新省思、费心判断。在明哲保身、少做少错的环境中,更没有什么“闹事”的余地。我们的大学生天真、单纯、安分、听话。可是, 如果“闹事”也可以解释为“以行动来改变现状”的话,我们这不会闹事的一代就值得令人忧虑了。四年一过,他就成为社会中坚——一个不懂得关心社会,不会判 别是非,不敢行动的社会中坚!公车应不应涨价?不清楚。路边水管爆破了,不是我的事。公营机构亏了多少纳税人的钱?不知道。核电厂会不会贻害万年?不知 道。上司舞弊应不应告发?不知道。台湾往哪里去?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一个满足现状的民族不可能进步,但是要对现状不满,一个人必须先有所关心,用心观察,观察之后作判断,判断之后付诸行动。关心可以是感性的,只是对于生于 斯长于斯的土地的一份爱,但是空有感情无济于事,它必须有冷静的理性的支持——判断与行动需要坚强的理性。台湾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已经有许多人在关 心、判断之后开始了行动。最好的例子是消费者基金会的推动者,他们已经“闹”了不少事。台湾需要闹的事情还很多很多。以妇女问题来说,我们现有的妇女组织 还停留在献花、慰问、穿漂亮的衣服开慈善晚会与孤儿拥抱的阶段。在同样的社会版里,我们读到七岁的男孩被母亲活活烫死、十岁的女孩被卖到妓女户、十三岁的 女儿被养父强暴而怀孕、三十岁的妻子被丈夫打断肋骨——我们天真可爱的校园美女觉得将来没事可关心、可 “闹”吗? 又是一个学期的开始,让我们想想从哪里做起吧!          

Sunday, 14 April 2013

首都镇达美中学饥饿三十DIY营的筹委会名单



首都镇达美中学饥饿三十DIY营的筹委会名单


主席:郑伟伦
副主席:陆嘉欣
秘书:郑全杰
副秘书:
财政:郑伟豪


节目组兼团康:        蔡慧仪(组长)
许敏芬(副组长)
池家铭
道具组:                    李嘉萍(组长)
                                    黄嘉雯
出版兼舞台设计组: 陆嘉欣(组长)
                许敏芬
王靖
洪仪玲 
场地兼舍监组:        黄慧娴(组长)
                                    赖静仪
                                     练雪仪
                                    张抒汶
                                    王淑宜
音响组:                    关凯达 (组长)
                                    莫绮雯
摄影组:                    刘绮玲(组长)
                                    莫绮雯
护理组:                    王文玲 (组长)
                                    郑伟豪
                                    郑伟伦

Saturday, 6 April 2013

2013首都镇达美中学华文学会联谊会DIY饥饿三十营正式招募筹委拉!!

各位亲爱的同志们,华文学会联谊会将在2013年7月13日和14日,地点暂定于首都镇达美中学举办 DIY 饥饿三十营。本会盛意邀请您来参与并成为我们的筹委之一!
筹委会的大门正式打开拉! 请在4月13日前填好表格哦!

(表格请填三个想要进的组别)

筹委组别和大概的工作内容: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lY3aX7i0mDnxoiEIJSYlzaagmQ_ielxnOeDq315eJIo/edit?usp=sharing

申请表格: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Evh0U2hW4f0DFGnzNABl6zVKJbJK5aCyR0pfnPy5dQw/viewform

Sunday, 27 January 2013

【佩德罗·普拉多】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
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 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 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
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 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 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
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 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
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 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
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 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那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 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 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的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 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
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 有一个春天。
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 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